26
2024
-
04
關于紡織業廢物能“變廢為寶”這回事!
以前廢棄紡織品處理讓人頭疼,現在還反倒成“寶”
Author:
我國每年廢舊紡織品產生量超過2200萬噸,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,一年可提供化學纖維1200萬噸、天然纖維600萬噸,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,超過全國最大的大慶油田一半產量。
廢紡織,不再是工業垃圾的環境污染物,反而變成新型的替代燃料。
2022年4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商務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《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》要求,到2025年,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,循環利用能力大幅提升,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%,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。到2030年,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,高值化利用途徑不斷擴展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%、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。廢紡織處理方式一般分為四種:清洗后直接利用、能量回收、物理回收、化學回收。但由干廢紡織的成分多樣,給循環再生造成了許多難題,在廢紡織的預處理技術上,進入一定的發展停滯期,直至工業級別的新技術到來。
綠多森的輸送系統加上斯瑞德研發的固廢資源化處理技術,通過輸送設備經過斯瑞德的破碎+風選+磁選等精細化處理工藝,將廢紡織中的金屬零件以及重物質分離出來,最終細破碎成30mm-100mm大小的RDF/SRF替代燃料。目前,RDF/SRF替代燃料制備技術適用于所有廢紡織品,不限制任何纖維材質,工藝流程相對化學回收與物理回收更為簡單便捷,也更為成熟。
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,人均纖維消費量不斷增加,廢紡織的年產量仍在穩步增長。在2018年,我國已然成為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、消費國和出口國,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的50%以上。而廢紡織回收再生預處理技術與RDF/SRF替代燃料制備技術,會廢紡織、廢舊衣服、皮革邊角料等一般工業固廢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的"減碳大道”。
綠多森深耕物料輸送領域九年來,以持續創新研發與精細化制造的工匠精神,聚焦環保行業RDF/SRF替代燃料制備系統輸送技術,不斷擴大物料輸送領域,如今在裝修裝飾垃圾、生活垃圾、一般工業固廢、造紙廢棄物、大件垃圾、陳腐垃圾、廢舊輪胎、生物質、危險廢物等領域均有針對性的輸送系統解決方案。
未來,綠多森會針對不同領域、不同行業的需求 ,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的物料輸送設備與系統,從而引領物料輸送設備向集成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發展,為廣大客戶締造更完美的一站式服務!
Key words:
相關新聞
暫無數據